epub、mobi、azw3、pdf、txt等格式电子书免费下载。
写在世界被重塑之前
从1995年开始,每到年末日本都会评选一个能够反映日本世态民情的年度汉字。2020年的日本年度汉字是“密”。这个“密”字有两层含义,一是受疫情影响,人与人之间的疏密程度,成为了左右疫情规模的重要指标;二是日本政界和娱乐圈曝光了很多秘密。汉字言简意赅,一个字又可以有多重含义的特点,使得用一个字来概括纷繁世界成为可能。如今汉字圈的国家、地区,多有类似的非官方遴选,于弘扬中华文化来说,却是一件益事。虽说热衷评选年度汉字的都是汉字文化圈的人,不过大家的视野倒也不必局限于此,大可每年给这个世界也评选一个年度汉字。至于西人看不看得懂,又有什么要紧,只当是给自己提供一个点评世界的平台。倘若真有组织者来做这项活动,对于2020年的年度汉字,我倒是有一个候选者,那就是“乱”。2020年的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一是身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,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政、外交危机。作为当今世界秩序的主导者,这些危机又无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全球的稳定;二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,面对新冠病毒的传播。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得不采取前所未有的自我封锁行动。混乱会产生很多不确定性,对于人类社会来说,面临这样的局面并不能说是一件幸事。然而混乱往往是新秩序的开端,从这个角度说,一个地缘研究者的确很难不会为自己能经历这样的时代,而感到幸运。毕竟“地缘”研究的是隐藏于地理与时间背后的规则。那些量变要累积很久,才有可能形成质变。以人的寿命来说,你有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大变时代。我在十一年前曾在麦金德的“世界岛”概念、马汉“海权论”、斯皮克曼“边缘地带”理论的基础上,对步入多级化时代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建模,推出了“新世界岛论”,并且作为《谁在世界中心》一书的开篇。这个模型推导出了五个“一类地缘政治板块”。所谓一类地缘政治板块,通俗点讲就是有机会成为世界一极,并且会在各个方面追求独立自主,不受控于人的国家和地区。▲新世界岛地缘结构示意图
这五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:美国、中国、欧盟、印度,以及俄罗斯。后四个板块都位于“旧大陆”性质的欧亚大陆。其中俄罗斯地缘性质为“欧亚大陆中心(心脏)地区”;中国的基本属性为“欧亚大陆东边缘地区”;欧盟为“欧亚大陆西边缘地区”,印度则为“欧亚大陆南边缘地区”。麦金德认为地理上连为一体的欧亚非大陆是“世界岛”,这个命名可以理解为世界就在这个海洋环绕的大“岛”上。只是当美国凭借海洋优势崛起之后,世界中心显然在在这几十年,已经转移到了新大陆。毫无疑问,在海洋上的绝对优势是美国崛起的关键。而美国想要压倒旧大陆上的竞争者,成为新世界的中心,又必须依托跟它一样有明显海洋(岛屿)属性的几个外围地区,分别从三个方向钳制欧亚大陆。▲麦金德世界岛示意图
将旧大陆仍然视为一整片大陆,旧大陆以外的所有陆地则可被视为一个群岛,这个群岛就是 “新世界岛”,更准确说应该是“新世界群岛”。美国是这个新世界岛的“世界岛中心国家”,英国、日本,澳大利亚(包括新西兰),是三个“世界岛外围地区”。
在可以预见的将来,世界格局无论怎么变化,能在地缘政治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,就是这五大一类板块,以及三个处在新大陆和旧大陆连接点位置上的“世界岛外围地区”。经历过纷杂的2020,上述8个关键先生势必都会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,以求在新秩序中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谁在世界中心?
随着苏联解体,冷战结束,美国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,当仁不让的世界权力中心。无论在军事、金融、高科技、文化,包括意识形态上都掌控着话语权。这种一超独大的局面,至少持续了三十多年。就现在这个阶段来说,相信稍有思考力的人都会认可,五大一类地缘板块中,能够与美国竞争权力中心地位的只有中国。GDP是统计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指标(虽然不够全面),关于美国GDP到底是什么时间点登顶世界第一的,基于不同算法有不同的说法,但一战后美国即已确定世界第一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。然而GDP第一并不代表美国在一战后就是全球秩序的主导者,这当中很大一部分原因,在于美国历史上长期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政策。从建国伊始,美国就奉行的是孤立主义。这与美国的建国历程有关,当年横渡大西洋到这片全新土地开拓的英国人,主体是那些对欧洲旧秩序失望的新教徒。这个原教旨意识导致美国在立国以后,就不太愿意和欧洲列强有太深的瓜葛。1823年,时任美国总统詹姆斯·门罗公开发表演说,认为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,或涉足美国与美洲国家之间的事务。同时美国对欧洲列强之间的争端也保持中立态度。这项国策因此被命名为“门罗主义”。门罗主义表面看是对孤立主义的延续,实则是在升级。任何一个国家想成为地缘政治舞台的主角,都必须在周边划定自己的地缘利益区。主导者未必要将地缘利益区作为自己的附庸,但最起码需要努力让地缘利益区,不成为竞争者损害自己的跳板。美国东、西两侧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保护,南、北只有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两个实力远不如自己的邻居。如果单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缘安全,将这两个国家定位为自己的地缘利益区即可,或想更进一步,就必须将整个美洲划成自己的后院。门罗主义的出台,以及美国通过不断壮大的实力让欧洲列强认可这点,让美国从自保型孤立国家,晋升为有自己地缘利益区的地区大国行列。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,宣告了门罗主义的半失效,即美国不干涉欧洲部分的失效,而不是自己的地缘利益区被侵蚀。然而这并不代表美国的孤立主义就此彻底转向。一般情况下,岛屿型国家可以更侧重于海洋,拓展海军实力和海洋经济。打造海军很贵,但强大的海军不仅可以将你的防线推进至对手的海岸线,更能通过控制海上商路获益。短板是本土资源上会有所欠缺。陆地大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,领土和资源上虽然有更多想象和扩张空间,却也会在维护陆地安全上,消耗更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。美国则是一片兼具大陆和海洋双重优势的土地。从农业到电力到石油,美国的资源足以让所有国家眼热。两个孱弱的邻居加上漫长的海岸线,又让其天然享受海洋的保护。很长一段时间,即使美国已经在GDP登顶世界第一,民众却基于惯性对参与国际事务提不起兴趣。以至于后来罗斯福必须借珍珠港事件来刺激美国社会,让美国彻底摆脱孤立主义,在全球事务中拥有与其经济占比相适应的话语权。“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春夏与秋冬”的孤立主义思维,经济上同样领先过世界其它地区的中央之国并不陌生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即便以后中国的GDP登顶,基于自身保守的文明本质,也不会去谋求海洋大国那样的全球霸权,而是会为自己划定清晰的利益边界。这点,无论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诸国,还是现后来的美国却是很难做到。海洋属性使得他们必须以海洋为舞台进行全球布局,从国际贸易中获取足以支撑核心竞争力的资源。这导致美国最终主动出击,改变孤立策略成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大国。谁能挑战世界中心
二战后在争夺世界主导权的征程中,美国前后遇到过两次挑战,一次是能与其当面叫板的苏联;一次是二战后委身西方阵营,客观上充当着美国助手的日本。这两个国家巅峰时期的GDP都达到过美国的2/3左右,当下中国GDP之于美国的占比,大概也正处在这个比例。事实上,苏联和日本在达到这个比例之前就已经被视为挑战。可想而知,如今美国对中国的激烈反应是一种必然。中国有句老话叫“事不过三”,要是按这句老话来说,美国独掌核心权力的好日子的确有很大概率到头了。不过事情不用搞得那么玄学,美国此番面临的挑战的确与过往不同。打个不恰当的比喻,苏联与美国的竞争类似于帮派竞争,青帮讲究的是上下有序,结构严谨,进门就要拜个老头子;洪帮的基本原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,大家表面以兄弟相称。美苏之间表面意识形态差异巨大,但本质都是基于西方文明发展起来的国家。比如说苏联的国家结构,是地方权力颇大的联邦制,而这也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本原因。日本在脱亚入欧问题上的努力有目共睹,二战后更是积极融入美国所主导的西方世界。这一切都使得美国在应对这两个对手时,颇有知己知彼的感觉。至于中国,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形。特朗普政府曾经有一位非洲血统的高官凯润·斯金纳女士,发表了一番关于中美关系的讲话,认定这是美国第一次面对“非白人与白人的竞争”,中美关系是“一场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。” 中国政府并不认可斗争的描述,但客观上中国之于美国来说,的确是一个从里到外完全不同的国度。▲凯润·斯金纳女士
随着三体的大热,“降维打击”成为了热词,并产生了偏离作者原意的释读。以普遍认知的含义而言,100多年前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强行打开,可以用“降维打击”来形容,中美当下的竞争不能用谁降维打击谁来形容。更正确的说法是跨维度的竞争。有一句源自西方的评语——“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”,这句话的最初来源有待考证。不过西方使用者说这句话时,大都却并非出于善意,而是认为这个国家和文明有其固有的劣根性,不足以作为竞争对手。抛开主观恶意性不说,这句话并没有问题。就好像我们说自己是“中国人”,首先是基于对这个文明的认可与骄傲。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算起,中国已经花了180年的时间来了解这个,曾经把自己降维打击到尘土的西方文明。西方包括美国对这个古老文明却有两眼一抹黑的感觉。不要指望那些热衷于帮美国制定政策的皈依者,会真实客观的向新效忠对象,剖析中国的独到之处,出于“皈依者狂热”,这类人往往会更热衷于将母国和她的文明说得一文不值,以显示自己对新国家的忠诚。不管美国对这个“伪装成国家的文明”有多少了解,冰冷的数字却是在提醒美国的精英阶层,挑战者的实力在日渐增长。甚至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一个观点,在可以预见的某一天,中国的GDP将超越美国重回世界第一。即便美国的政治家,还没有去认真考虑去了解和理解他们的竞争对手,在打压中国问题上也会有很大的技术问题。美苏竞争,两国是两条平行线,被铁幕分隔的两个世界。这种竞争杀敌一千,就是自得一千。你的加速度比对方高,最后即可获胜;美日竞争,日本本身就在美国所主导的体系里,再尾大不掉也是尾,构不成真正的威胁。反观中国,则是一个用了40年时间在经济上与美国高度镶合,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度。在两国中间拉开一道铁幕,必然会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比如每年那么多中国留学生去美国求学,固然有不少学成回国为中国服务的,但还有很多留在美国,为保持美国的科技、经济领先作出直接贡献(越是顶级人才比例越高);中国的体量和自我发展路径又在这,不可能把中国定位成为二战后的日本。脱钩甚至重新拉起铁幕不是不可行。可以说美国前总统在任四年,一直把这话挂在嘴边,并且作出了很多让双方都难受的举动。如今政府更迭,很多人会关心接下来的中美关系走向。需要正视的是,在将中国崛起视为挑战的问题上,美国两党是有共识的,差异主要在于应对手段。四年前有读者请我总结美国新政府与前政府,在中国问题上的差异,我的回答是:奥巴马政府压制中国的策略是“孤立中国”。与排除中国以外的环太平洋国家打造TPP(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)就是推进这一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;特朗普政府则是另一种措施——“自我孤立”。所谓的“美国优先”原则,就是凡事都优先考虑美国的利益,放弃全球化策略,即便是盟友也必须斤斤计较。▲2018年G7加拿大峰会,分裂的七国,孤立的美国
单从字面上看,一个“自我孤立”的美国政府,会比一个“孤立中国”的美国政府,更容易让中国舒服点,毕竟一个是联手盟友一起打压中国,一个是眉毛胡子一把抓,甚至不惜在国内制造裂痕,以维护自己简单多数民意。不过遇上一个打七伤拳的人,中国在短期内所受的阵痛是显而易见的。
文明的竞争
两个人对打,谁能撑到最后,取决于自身的抗击打能力。好在中国基于自己的文明属性及之前恶劣的国际环境,一直在注意补齐自己的短板,立足于自力更生。面对美国前政府狂风暴雨,甚至无厘头式的政策攻击并没有倒下去。同时2020年的乱,更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。暴露了自己文明本质上的不足之处。这个不足是西方一直不愿意正视的。中国文化讲求中庸之道,中正平和不要走极端。任何文明、体制都有它的短板和不足。人类社会只能在动态中不断调整,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,更不存在“历史终结”。从人类文明的产生的初动力而言,本质就是个体愿意交出一部分权利给集体,集中群体力量和智慧为整体谋利益。以此来说,片面强调个体自由神圣不可侵犯,视集体主义为洪水猛兽,实际是一种反文明行为,而不是所谓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。让西方将极端自由化所带来的弊端彻底暴露的,是新冠疫情的传播。发明“历史终结论”的美籍日裔学者法兰西斯·福山,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谈到,东亚(包括东南亚)在疫情中表现优异,是技术官员可以较少受政治影响。其实他的内心并非一定不清楚,亚洲东部的整体表现优异,真正本质的愿意是“集体主义”文化的作用。这个集体主义并不是说,一定要用什么形式组织起来,但最起码个体要在视给他人添麻烦为耻的意识。▲法兰西斯·福山
世界会越来越意识到,与其说这是一场国家的竞争,不如说是一场“文明的竞争”,西方文明引领人类技术进步数百年后,迎来了一个古老文明的涅磐重生。人类更为期盼的,参与竞争的国家能够摆脱用战争作为终极手段,解决争端的思维,用一种“文明的竞争”的方式重塑全球政治格局(两个“文明的竞争”中的“文明”,一个是名词,一个是形容词。放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,这似乎很难做到。不过核武器的存在,让这一切成为可能。就像直到苏联解体,美苏都因为核威胁的存在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(因此我更愿意将核威胁称为“核保姆”)。如果博弈一定要用一种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,那么现在的新冠疫情看下来倒是个历史机遇。每个国家和文明,用自己的方法和人类共同的敌人做斗争,最终凭借在这场斗争中的进退,重新找到并接受自己的新定位。值得玩味的是在同一次采访中,福山谈到西方和中国的文明耐久战时提到“西方不一定是最后的输家”,比之当日言之凿凿的历史终结论,这种态度的转变虽不代表认识到中国和东方文明的独特优势,却也表面他对客观事实的被迫接受,那就是今天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,已经能够和西方有平等的竞争力了。2020年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最大的影响,一是用比烂的方式进一步缩小了中国与世界中心的差距。二是美国总统竞选中的种种史无前例的闹剧,进一步暴露了美国的内部矛盾。可以这样说,经历过2020年,两强并立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。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,都必须思考与竞争对像的新模式,以及如何争取其它6位关键先生。
以维护头部优势的要求来说,特朗普主义的“自我孤立”策略显然是行不通的,除了迎合民粹捞取选票,对美国自身有百害而无一利。要知道美国争顶头部的过程,就是一部全球化的历史。从二战后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的“马歇尔计划”开启,美国凭借自己的开放和输出,最终成就了一超独大的地位。这点民主党政府是非常清楚的,只是在接下来的四年中,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让美国回到正轨。唯有开放才能谋发展,是中国政府这几十年前一直所坚持的,在这个历史切换的节点上,这一战略更是被强化。具体到地缘政治层面,其它3个“一类地缘自治板块”;3个“世界岛外围地区”,各自“地缘利益区”(尤其是中国)的外交取向问题,将会变得非常重要。好在经历过混乱的2020,这些板块的现实取舍问题,同样初见端倪。
五个具备独立成为一极潜力的“一类地缘政治板块”中,除了美国以外四个都在欧亚大陆。换句话说,一旦美国因为周期律陷入衰退状态,接下来的填补空间者一定来自欧亚大陆。就当下这一阶段而言,更具体的选择是俄、欧、印三方如何处理与中美两国地缘政治关系的问题。三大板块中态度最为明朗的是俄国。这个曾经与美国划分世界的强大板块,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陷入分裂和衰退以后,曾经一度希望融入西方。然而现实情况是,“亚欧洲”属性的俄国并不被天然认为是欧洲的一部分。其地缘结构上最大的问题,是与欧洲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割。这实际上也是欧洲地理上的一个结构性问题。作为世界上地势最低平的一片大陆,法国所处的西欧平原;德国所处的中欧平原(波德平原),以及俄国所处的东欧平原之间没有山脉作为天然边界分割,使得诸板块之间必须依赖缓冲国来降低安全成本。比如法德之间的比利时、卢森堡、荷兰就是这样的定位。▲苏联范围示意图
俄国板块强大时(沙俄及苏联时代),可以将位处中欧平原东部的波兰作为与整个欧洲的缓冲国。衰弱之后,就只能将地处东欧,且与之同属“东斯拉夫”民族的白俄罗斯、乌克兰作为缓冲国。相比完全身处内陆的白俄罗斯,拥有海岸线的乌克兰显然认定自己有更多的选择。当乌克兰尝试倒向西方时,俄罗斯实际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。克里米亚公投入俄,以及乌克兰东部的半独立状态,实际都是明确俄国基于地缘政治思维,为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而做的准备工作。而这些行为,又不可避免的加剧了俄国与欧盟,乃至整个西方的矛盾。任何一个国家在面临双线矛盾时,都难免会捉襟见肘。基于俄国与欧洲的结构性矛盾,与欧亚大陆的另一个边缘板块也就是中国的关系,势必需要得到缓和。反观中国,传统的地缘压力一直来自于北方,与军事实力强大的北方邻居和平共处,同样有利无害。更何况双方在很多方面(比如经济和资源)有互补性。我对于中俄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,很早就下过一个定义,那就是“背靠背战略合作伙伴”。这种关系并不是结盟,结盟需要双方在更多事项上抱团。而“背靠背”关系的重点,在于双方放心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。对方重大利益事项上,不唱反调即可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,中俄的这种“背靠背”关系还将长期存续。这既是俄国的需要,也是中国的需要。两个相邻的陆地大国能够达成这种关系实属不易,尤其历史上双方有那么多恩怨。好在经由历史的变迁,如今中俄之间已经有了蒙古和中亚五国作为缓冲(关于这一地缘变迁,《世缘看世界——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》中有详细解读)。边境线大大缩减带来的一大利好,就是降低互信成本,让和平成为双方外交关系的主线。2020对于中俄关系的最大影响,并不在于两国本身,而在于美国总统的换人。不管特朗普的“通俄门”是刻意为之还是顺水推舟,俄国都是很乐见一个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上位的。无论是针对中国还是盟友的打压,客观上都会减轻美国之于俄国的压力。俄国威胁的存在,对于维持美、欧关系至关重要。北约是维持双方盟友关系的主要平台,对于一个军事联盟来说,一个假想敌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。以至于苏联解体,甚至俄国半开玩笑式的提出加入北约后,欧洲人自己都开始怀疑,这个组织是否还应该延续。从美国的角度来说,将假想敌更换为中国是其内部的一种共识。问题是,欧洲与中国分处旧大陆的两端,无论美国如何渲染中国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,现实都是中国与欧洲并不存在直接的地缘冲突。这种情况下,不管俄国对美国的真实威胁有几分,都必须延续其西方假想敌的地位。这样即维系了旧联盟的存在,又可通过这个平台,制约法德打造“欧洲军”的想法。如此看来,俄国现下的地缘政治局面其实颇有点无奈的感觉。作为没落的世界一级,他的种种举动都属于战略防御,合纵连横的对象有限。当然,对于中国来说这看起来并不是坏事,最低限度不用再为北方安全而耗费成本。印度的兴奋
2021年1月12日,特朗普政府突然提前30年解决了一份2018年编写的《美国印太战略框架》。这份文件之所以解密,是美国的内政之争,为的是给下一届政府埋雷,从这点上看算是“阴谋”。不过文件的内容本身只能算是“阳谋”,可以说即便不看也能猜到大概是什么内容。“印太”一词这几年很热,大有取代“亚太”热度的感觉。这里面的“太”指的是太平洋,“印”则即指向印度洋,也指向印度。鉴于印度在印度洋上一家独大的超然地位,最起码对于美国来说,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(美国也不会依托印度洋上的其他国家,打造印太战略)。印度与中国在很多地方非常相似,都是文明古国,人口都有十几亿,都被列强入侵过,现在都在复兴阶段。。。。以至于经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。上世纪4、50年代,在走上独立自主道路后,印度都中国都曾走上过一段“孤立”道路。不同之处在于,中国是先后与美、苏两个超级大国交恶,被迫走上自立更生的内循环道路;印度则因其人畜无害的定位,即可选择不站队任何一方,又能让两大阵营同时向他示好。▲印度地缘结构示意图
当世界的主要矛盾是美国和苏联的对立时,印度的地缘政治地位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。即便苏联80年代入侵阿富汗,他的势力触角与印度之间还隔着巴基斯坦。美国在海洋上的绝对优势,也体现在与自己本土相接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上。这种情况下,只要示好到印度不完全倒向敌对面即可。而印度也很享受这种被双方拉拢的感觉。中、印当初面对国际形势的区别,从中印军队的武器装备就能看出,印度能够让西方及苏(俄)为其军队提供最先进的武器,而中国只能以建立完整军工体系作为目标。至于利弊,大家也都能看到。作为一个“一类地缘政治板块”,终究还是要建立自主体系的。无论是热衷于两头取利的印度,还是与美国捆绑过紧的欧洲(欧盟),如今都体会到了温水养青蛙的苦涩。当中国崛起,开始成为美国在西太洋的挑战时,一切开始发生了变化。印度之于美国钳制中国的战略来说,有三个可利用之处:一是印度有一颗大国梦,不会甘心看到与自己原本处在同一起跑线的邻国,把自己甩在身后;二是中国与印度有漫长的陆地边界,以及悬而未决的边境问题;三是中国的海洋生命线本质并不在辽阔的西太平洋,而是“南海——印度洋”。一个想跟中国一争高下,又与中国有旧矛盾未解决,且在地理位置上能制约中国的印度,自然是美国在新时期的最佳地缘政治合作伙伴。同时从印度的角度说,既然自己一直视中国为竞争对手,美国又视中国为挑战,那么基于“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”的合纵连横原则,没有理由不利用这次战略机遇。2020年,中印边境曾经爆发过“激烈”的边境冲突,中印关系陷入紧张状态,并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受阻(包括数十款热门中国APP被封禁)。这表面看,只是一次意外伤亡引发的连锁反应,实际清楚情况的人都知道,中印边境类似的小摩擦一直不断。到底是拿来作文章,还是本着顾全大局的想法协商,只在你的真实诉求是什么。真实的背景,是美国前政府对中国的一系列直接打压,以及对“印太战略”的重视,让原本秉持“不结盟”政策的印度,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。这个变化并不代表印度真的会与美国结盟,但却完全可以利用美国与中国的近身博弈,对自己视为竞争对手的中国出拳。在美国的主要对手从苏联转变成中国后,美国是非常希望印度能够像当年的西欧一样,与自己高度捆绑,甚至缔结一个类似“北约”(北大西洋公约)的“印太公约组织”。问题在于,印度强烈的民族自尊心,及其被英国统治的历史,使其很难接受这种定位。最起码你不可能让印度像欧洲那样削弱自身军事力量,将核心防务通过北约交托给美国。另一个困难点在于印俄关系。印度与俄国之间并没有地缘利益冲突,即便中国形成“背靠背”关系,中国又与印度交恶,俄国也会继续维持与印度的传统友谊关系。中国同样也不会因为这一问题去让俄国为难(所以中俄之间不是结盟)。如果印度选择与美国高度捆绑,尤其是军事层面,那么势必会影响他和俄国的关系。最能提供参考的案例,是身为北约成员的土耳其,基于自身地缘政治需要,选择采购俄罗斯的S-400防空导弹系统,导致一系列至今能未解决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假定印度与美国高度军事捆绑,先且不说这对俄国的心理影响,技术上势必就要将俄制武器排除出印度的武器系统。任何关系的维护都是要讲利益的。俄国在衰弱之后,资源和武器出口它的两张王牌。想动这块奶酪就得想想要承担什么后果。虽然在美国的“印太战略”中,印度在钳制中国问题上,有类似欧洲之于俄国的地缘定位,但具体到“中-印”之间的地缘矛盾,却并没有“俄-欧”之间那么大。俄、欧之间的地缘矛盾之所以是结构性的,是因为双方核心区紧密相连,且没有天然地理边界为之分割。相反,中印核心区相隔万里,虽然边境划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,但喜马拉雅山脉整体作为两国天然分割线的地位已然不会被怀疑。即使印度会感觉,中国在青藏高原边缘的军事存在,会对自己过于靠近喜马拉雅山脉的核心区产生战略威胁,那么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存在感,以及中国对印度洋航线的需要,也可以削弱这种不安全感。两个量级相当的人想要和平共处,重要的是双方都有能制约另一方的点。就像现在的世界和平,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能发动世界大战的大国们,手上都拥有能打到对方本土的核武器。以此来说,中国和印度虽然领土相接,却并一定要成为敌人。只是说,在印度总视中国为竞争对象(甚至不认为自己是在追赶)的心理作用下,以及美国明显要打压中国的影响下,不借机谋求一些利益也是会觉得很亏。2021年,中印关系仍然会陷入一段时间低谷,至于什么时候缓和,不在于边境上那些军事谈判,而在于美国的对华政策走向何方。可以肯定的一点,是即便真有新冷战出现,印度也不会捆上美国的战车,站在铁幕的另一边。基于自身利益,在两大阵营中反复“横跳”取利,才是印度一贯秉持的外交政策。至于中国人在印度的投资,如果你在做的是那些印度想“做强”的战略产业,那么规避风险是必须的;如果你做的是能“做大”的行业,那么还可以继续做。比如印度一直认为自己的软件产业强大,又有那么大的内部市场,那么肯定会想着效仿中国,用自己的市场孵化出互联网巨头来。这种情况下,中国那些成功的APP在印度被用政治手段封杀是迟早的事;如果用的是苹果模式,多建本地工厂,加大印度制造业全球份额占比,则是印度所需要的。欧盟的纠结
五大一类板块中,当下面临局面最为复杂的就是欧洲。与其他四大板块都是国家体不同的是,将欧洲板块组织在一起的是 “邦联”性质的——欧洲联盟(欧盟)。尽管欧盟还没有将俄国以外的欧洲国家全部吸收进来,但将其视为欧洲的政治标签并无异议。至于俄国,三百年来的地缘政治地位一直“亚欧洲”,欧洲人眼中的亚洲,亚洲人眼中的欧洲。考虑到俄国取代游牧民族,主导着辽阔的“欧亚大陆腹地”,这一定位还是很准确的。▲欧盟成员国示意图
成为世界一级的俄国板块,在历史上分为三个阶段:沙俄(1721-1917)、苏联(1917-1991),以及俄罗斯。三个俄国的不同,不在于体制,也不在于领土的面积上,而在于面对的国际环境大有不同。沙俄时代的“欧洲≈世界”,那些发生在欧洲以外的博弈,只是被视为欧洲博弈的外延。以至于“第一次世界大战”在当时被称之为“欧战”。在欧洲即世界时代,作为这个“世界”的一级,沙俄与其它欧洲主要国家都结过盟,欧洲其他国家同样如此。今天是朋友,明天就可能是敌人。这一时代欧洲所呈现的地缘政治结构,与中国先秦的战国时代并无二致。一战结束沙俄时代、美国在旧大陆之外的强势崛起,以及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,等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,导致“世界”的概念终于从欧洲扩张到整个地球表面。俄国也从“旧世界”(欧洲)一级,晋升为世界一超。这一改变对于欧洲最大的影响,是除了俄国及其势力范围以外的欧洲国家,开始抱团取暖,以国家联盟的方式出现在地缘政治舞台。冷战结束,并不意味着欧洲联盟失去价值。相反,倒是给了这个联盟一个升级的契机。一方面,欧盟可以吸纳原本属于苏联阵营的国家加入,壮大自身;另一方面失去了苏联这个近在咫尺的威胁,欧洲作为独立一极,在战略上对美国的依存度必然降低。当作为亲密盟友的美国,将主要对手锁定为中国时,欧洲的心态是非常纠结的。欧洲自大航海时代所累积起来的头部优势已经逝去(如果不认同这点,也不会有美国主导的美欧洲联盟)。一个想成为独立世界一极,但没有抢夺一超地位的实力的政治体,与地理上相隔万里的中国,并不存在必然的地缘冲突。这种情况下,想依靠所谓“传统友谊”、“共同价值观”,将欧洲像冷战时期那样,捆绑在美国对抗中国战车上的想法,注定是难以成功的。也正因为如此,美国如果想维持与欧洲的盟友关系,继续将已经将战略目标弱化成维持世界一极(多极世界中的)地位的俄国,塑造成欧洲主要威胁成为了必然。除非美国真的认为,特朗普那种完全自我孤立的政策是正确的。任何一个联盟都有其核心成员。以欧盟的地缘结构来说,一直有“三驾马车”之说。这三驾马车过往包括:法国、德国、英国。在英国脱欧之后,如果一定要换一驾进来,那么替补者应该是意大利。不过就现实的情况来说,法德双核心模式会成为一种常态。具体到法国来说,在欧洲即是世界时,法国曾经成为过世界一极。对英美两个英语国家主导世界,无论在文化还是政治上,一直都心存不满(不信你到法国酒吧里说英语试试)。法国当下的实力已经没办法争夺世界一极的地位,但如果以欧洲为基础情况就不一样了。至于德国,甚至有着比法国更为强烈的动机。二战的失败,让德国丧失了国际事务的发言权。既不像法国那样拥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,又失去了在旧殖民地的影响力。将欧盟做大做强,并依托欧盟发声,是德国提升国际地位的唯一机会。可以说,欧盟接下来的走向如何,取决于法国和德国怎么想、怎么做。在整合欧洲,让欧洲重新强大一点上,法德两国的目标是一致的。至于二者之间的历史恩怨并不是问题,当世界只是“欧洲”时,作为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势力,之间有矛盾和战争实属必然,当世界的范围回归其本来面目时,欧洲大陆必然会想着抱团。这就好像你看先秦的历史,七国战争不断。如果你不会用这些历史来对中国内部进行分割。二者间的区别,无非在于组织形式。“欧亚大陆东边缘地区”属性的中国是单一制国家,而“欧亚大陆西边缘地区”属性的欧盟是“邦联”性质。在激烈竞争状态,内部意识越统一,无疑越利于政策制定、资源调配。单从组织形式来说,面临博弈状态时的组织结构优势,单一制国家>联邦制国家>邦联式联盟。中国是单一制国家,美、俄、印都是联邦制国家,欧盟则是邦联式联盟。以此来说,欧盟的组织结构在效率和执行力上是最弱的。欧洲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糟糕表现,就是很典型的案例。对于自身的短板,身为核心的法、德是十分清楚的。经济、军事、政治一体化是欧盟一直在追求的目标。2020年的疫情对于欧洲即是挑战,也是机遇。如果疫情之后,能够借由应对疫情,建立一个常态、有效的防控机制,对于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是有帮助的。欧盟想成为一极,面临着比其他四大板块更多的问题,却不代表在完成这一切之前,就不能代表欧洲表达自己的意志。2020年人类见证了不少历史,2020年12月30日晚,中国与欧盟压哨达成“中欧全面投资协议”,是这一年最后一个事件。在美国新政府已经确定在下一个月上位,且明确提出要修复与盟友的关系,与盟友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的情况下。以德法两国为代表,并强力推进的这一投资协议,无疑让寄希望于重拾“孤立中国”政策的美国新政府,有掉到冰窟里感觉。这一协议的落地自然还需要一段时间,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,必然也会有一轮游说和制造障碍的工作要做。在美国 政权交接的当口签署,于欧洲来说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,那就是欧盟作为世界一极,有自己的利益诉求。换句话说,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,在美国与中国的博弈中,美国已然不能指望欧洲与自己的捆绑力度,如冷战时期那么强了。在美国战略上与中国脱钩,且逆全球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时(即便不像特朗普时代那样用强力手段),中、欧双方加强经济联系都是一种必然。中国深知自己接下来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,将自己的全球最大、最有消费力的市场开放给其他国家,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。被美国用大棒逼着签署城下之盟,与把市场主动、先行开放给欧洲,虽然都与自己扩大开放的战略相一致,地缘政治上的意义却大有不同。好的合作是双方均能受益的。欧洲在产业上(比如互联网)长期依赖美国,可以借助中国市场(包括给出的政策红利)获取经济红利;中国则可以在与矛盾激化之后,找到新的互补对像(比如以后去欧洲留学的比例会有明显提升)。并不能指望这一举动,能够拆散美欧同盟,但最起码可以让欧洲跟中国有更深一步的经济捆绑,就像当初跟美国一样)。英、日、澳的彷徨
“世界岛外围地区”是一个很有趣的地缘定位。将美国定位为“新世界岛”中心,英、日、澳便是这个中心用来制约旧世界的外围地区。然后如果世界中心回归旧大陆,英、日、澳又何尝不可以被视为欧亚大陆,向海洋延伸影响力的外围地区呢?在美国一家独大时,这种选择并不成为问题。“五眼联盟”是一个近两年为人所熟悉的地缘政治概念。二战后,美、英、加、澳、新五国的情报机构,达成了内部互联互通情报的协议。联盟成员的有两个共同特点,一是都系出大英帝国,核心文化、种族一致;二是都有强烈的海洋国家属性。可以说,从合作层级上来说,这个组织高于代表美、欧联盟的“北约”。这样一个联盟如果再加上日本,就是我在《谁在世界中心》一书中所提出的“海洋国家联盟”的概念。有趣的是,关于日本要加入这个联盟,成为第六只眼的说法一直在流传。如果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缘背景及历史,并不会为此感到意外,同时也不会认为这个过程会很顺利。美国毕竟与欧亚大陆间隔两大洋,想将影响力扩张到欧亚大陆,必须在大陆外围寻找地缘政治支点,与之属性相近的上述三国是最合适的选择。这当中,以英国为支点制约欧洲的做法最为水到渠成。早在15世纪中英法百年战争结束,英国被迫放弃在欧洲大陆拥有的领土后,英国就已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作为国策。这一时期的英国相当于现在的美国,我不谋求在大陆扩张领土,但希望通过合纵连横不让某一家坐大(以维持自己的比较优势)。在世界范围不再仅限于欧洲,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后,英国搅动欧洲大陆,希望维持大陆均势的战略并没有变化,变化的只是它在这个世界的定位。很显然,英国已经没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极,反身依附于曾经的殖民地美国,是一个明确和务实的选择。而美国虽然与欧洲基于冷战结成了紧密同盟,但同时也必须依靠英国制衡欧洲,不让这个盟友通过欧盟这个平台谋求独立性。从地缘政治角度看,将英国吸纳入欧盟从一开始就一个错误。欧洲一体化进程牵扯到很多方面,货币统一是最重要的事项之一,也是最先完成的重要事项。然而直到脱欧那一天,英国都没有放弃英镑。单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,英国与欧洲大陆并不是一条心,加入纯粹是为了制衡法、德。英国的这种小算盘,法、德心里很清楚,只不过在冷战矛盾为主要矛盾的背景下,并没有将一个欧洲强国排挤出核心圈的充分理由。由此欧盟日后也付出了极大代价。可以说,欧洲一体化进程推进的如此缓慢,英国在里面起的作用“功不可没”。英国脱欧是迟早的事,这点在脱欧公投之前我曾经有过预判。至于谁先提出来反倒不重要。如果英国不提出,法、德两国也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将英国边缘化。英国主动提出,正好让两国顺水推舟。值得玩味的是,英国脱欧公投前还进行过苏格兰独立公投。假定两个公投的时间反过来,也许大家就会看到中国与苏格兰建交的公报了。当然,从大历史角度来说,谁先谁后仍没有大的影响。英国脱欧已是事实,苏格兰再次举行公投也只是时间问题。我们现在更加关心的,脱离欧盟之后的英国,将如何设定自己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定位。于欧洲方面来说,英国的定位并没有变化,脱欧甚至是让这一定位更加的明晰,即与美国合作制衡欧洲。这个制衡并不是说要针对欧洲,更多是希望欧洲延续之前从属于美国体系的定位。问题是,在英国脱离欧盟,美国又搞出一出自我孤立的“脱球”(退出各世界性组织)闹剧后,欧洲人对美国体系的信誉度已经大打折扣。就算没有这一波折,欧盟在把英国排除出体系后,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期,势必会加速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。自己的地缘政治身份,到底是“英国”、“美国的外围”,还是“欧洲的一份子”,这是英国的彷徨之处。于位置来说,无论上述哪个身份,都不与中国发生直接地缘冲突。换句话说,虽然英国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之一,但同样不可能与之步调完全一致,充当对抗中国的先锋。尤其是英国脱欧,内部又有再次解体的隐患时,英国同样需要中国这个经济发动机,帮助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相比英国,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,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地缘位置要更为的尴尬。二战以后,日本的定位就是美国制衡中国的跳板。日本也从这个定位中获益不少。然而日本又是务实的。大化革新后的日本,是全面学习中国的唐朝;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,又开启了“脱亚入欧”之路。在务实这条路上,日本向来是态度诚恳的。意识形态和体制乃至记忆,都不会成为障碍。以至于二战后,当美国登陆投降后的日本本土后,惊讶的发现这些刚刚还在以死相拼的日本人,却成为了最容易管理的一群人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中国崛起趋势愈发明朗的今天,日本的务实将表现在既不脱离美国的圈子,又会积极谋求加入中国主导的圈子,以免丧失中国崛起的红利。另一个可能出现的事实,是日本在美国的推动下变成“正常国家”。所谓正常国家,最主要的体现是有自主军事权,将“自卫队”变成正常的军队。在美国有实力主导全球海洋的情况下,美国并不会允许日本成为正常国家、自主发展军队。现实的情况是,随着中国的崛起及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,美国需要它的外围国家能够独挡一面,帮助分担来自这个方向的压力。没有一个国家想做一个不正常国家,换而言之,日本虽然清楚美国让自己变“正常”是想让自己牵制中国,也不可能拒绝这个诱惑。只是这完全不影响日本在经济上加强与中国的联系,包括在政治上极力避免触怒中国。当然,真要在两个大国之间平衡好是一门艺术,这也是日本的彷徨所在。再来说说澳大利亚。澳大利亚与欧亚大陆的距离,要远于日本和英国。不过基于中国在南海的存在,大大拉近了两国的地理关系。另一个与英、日不同的地理特点,是澳大利亚处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连接点。这样一个“南外围地区”既可警戒中国,又可防患印度。假定印度是美国最大的挑战,那么我们一定也能看到澳大利亚冲在前面。现实情况是中国是当下美国最大的挑战,于是大家就会看到澳大利亚在各种对华事务上,与美国高度保持一致。然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,最大的隐患却是这个地理上勉强跻身大陆之列,实则是一个岛屿的国家(人口仅2500多万),在地缘经济上极度依赖亚洲,尤其是高速发展的中国。经济上与中国联系紧密,政治上却又充当美中博弈的先锋,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看到的这样,从2020年年底开始,澳大利亚商品出口国受到很大阻碍。“伤其十指,不如断其一指”,美国新政府上台后,拉拢新老盟友围攻中国已经不是阴谋,而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。这使得面临挑战的中国,在美国新政权上台之前杀一只鸡。这只鸡时下越彷徨,效果将会越好。东盟的机遇
中国与欧洲是在12月30日签订“中欧全面投资协议”,此前的11月15日东盟十国,已经与中、日、韩、澳新等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。考虑到东南亚与欧洲的地缘定位,这两个协议的签署可以被视为中国的一次外交突破。东南亚在地缘政治上是中国的“地缘利益区”。地缘利益区的提法很容易被认定为是大国沙文主义思维。所谓大国沙文主义,指的是中国在与小国交往中,不尊重对方的平等地位,包括干涉对方内政、侵犯对方利益。历史上,各大国在经营自己地缘利益区时,都有这样的倾向。比如欧洲在西北非的殖民,美国在美洲的强力干涉内政行为。在中国成长为大国之后,划定自己的地缘利益区是一种客观需要,就像军事上划定“防空识别区”一样。要避免的是让邻国认定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。有些人可能没注意到一个细节,RCEP并非是由中国主导,而是由东盟提出的概念。这一起点使得整个协议的达成,并不会建立在损害东南亚利益的基础上,而是一种互惠互利、各取所需的合作。之所以说现在的东盟是在左右逢源,是因为作为东南亚身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,美国无论是想增强在西太平洋的存在,还是推进印太战略,都一定要争取东盟的支持。奥巴马时代几乎接近成功的TPP(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),东南亚国家同样是积极参与者。可能想见,如果美国新政府还有类似计划,东南亚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并不会排斥。此外,虽然“新世界岛论”中印度的地缘利益区被划在了黑非洲,但鉴于印度与东南亚地理相邻,印度同样想就近争取东南亚。不过这其中有一个难点,在中国成长为大国,并开始从“世界工厂”晋级到“世界消费中心”的进程中,势必会有一部分制造业继续向人力成本低地转移。印度和东南亚实际都在承接这次转移,双方本质是处在一种竞争状态。这次RCEP达成协议,印度权衡再三没有加入,当中很重要一个原因,是担心国内市场反而被转移到东南亚的制造业冲击。相比之下,日本便不会有这种担忧,毕竟他的制造业早已完成升级,所以日本是非常希望印度能够加入,以谋求在印度市场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。在美国主推的“印太战略”中,日本和印度是分处太平洋的两大支点。这两个国家本身都并没有地缘冲突,又跟中国有着程度不同的竞争关系,即便没有美国的推进,也会愿意加强双方关系。若是以印太战略的要求来看,两国之间还是有一个连接点,那就是身处南海,同样对中国心情复杂的越南。越南对中国的戒备之心众所周之。以越南的狭长地形来说,是非常适合修高铁的。在中国组建全球最大高铁网,并希望籍此连接东南亚的情况下,越南选择了日本技术就是一个纯粹基于地缘政治思维作出的决定。美国同样知道越南与中国现存有复杂的地缘冲突(特别是在南海),因此在产业转移等诸多方面会战略性的对越南进行扶植。日本、越南、印度之于美国的印太战略来说,就是一条“印太轴心”,如果有一天以某种形式结成更亲密关系,并不用为此感到意外。这三个国家加上与美国关系更为紧密的澳大利亚(包括新西兰),就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所着力扶植的四个支点,以上述四国划定的“印太三角区”将全面覆盖中国海洋战略最为关注的“南海-北印度洋”地区。▲东盟十国&印太三角区示意图
中国与上述四国,哪怕五眼成员的澳大利亚都不是绝对的敌对关系。同时这四个国家,也需要考虑与中国对抗的代价,以及能够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取多少红利。将这四个战略要点摆出来,不代表认定它们都会跟美国的利益进行全面捆绑。通过一对一制定对策的方式,警惕“印太联盟”平台的出现,则是当下必须要明确的。
© Copyright Wxg58.Com Rights Reserved.
×
选择分享方式:
微信扫一扫,分享朋友圈
Or
手机扫一扫,精彩随身带